连陆游都自叹不如的南宋四大诗人杨万里,
在荔枝花盛放之时来到三水,
留下唯美诗句《明发青塘芦包》~
杨万里的诗和他所写的三水高级在哪里?
可能99%的淼城人都不知道,
发布君话你知
连陆游都自叹不如他
有首短诗人人会背,他是↓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耳熟能详的小诗出自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其被称为“诚斋先生”,主要作品集为《诚斋集》。
宋代日本抄本全套《诚斋集》,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业刊初编集部缩印。旅港收藏家麦国培收藏。
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陆游曾在诗句中自叹“不如诚斋”杨万里。在《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中,他写道:“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
杨万里曾到访三水
用诗书写山清水秀之景
年至年之间,杨万里曾多次乘船往返于北江与广州之间。
年至年之间,杨万里为何往来于北江和广州呢?公元年,杨万里被任命为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在老家江西吉水县呆了将近一年时间。年,离吉水赴任广东。年二月,杨万里改任广东提点刑狱。年七月他继母去世,离任服丧。杨万里画像源自《词学图录》。
路过胥江古镇时,他写下了《明发青塘芦包》,写出了北江两岸山清水秀、花红叶绿,烟雨蒙蒙的美景。
明发青塘芦包
青塘无店亦无人,只有青蛙紫蚓声。
芦荻叶深蒲叶浅,荔枝花暗楝花明。
船行两岸山都动,水入诸村海旋成。
回望月台烟雨外,万峰尽处五羊城。
*青塘即清塘,芦包即芦苞
芦荻为水生植物,极为高大,形如芦苇,穗状呈扫帚状。
拂晓天光之时,杨万里船行芦苞涌,青塘苏醒,迷离幽穆,自然天籁。青蛙和紫色的蚯蚓与世无争,发出鸣声,亲切柔顺,抚慰人心。
芦苞涌里芦荻在旺盛地生长,昌蒲长三、四尺,深浅自现;绿白的荔枝花,在树叶掩映中遂显暗淡;淡紫色的楝花,在绿叶丛中自然明艳。
船向前开动,两岸景致也跟着一起变化。南国水乡,江湖纵横,网罗棋布,放眼望去,诸村宛在海水中飘浮。
烟雨笼罩,杨万里于江中行舟上望去,朦胧隐约中仿佛看见广州越秀山上,南越王赵佗遗迹神姿飞动。于是,诗人张开联想翅膀,神观飞越万峰而抵达五羊城头。
你能读懂南宋四大家杨万里这首书写三水芦苞的诗句高级在哪吗?
“青蛙”“紫蚓”为句中暗对,淡中设色,平添情致。芦荻、昌蒲参差,呈现出对比美;荔枝花、楝花的颜色,亦表现对比美。茎叶的“深”、“浅”,是形状线条的句中对,花色“暗”、“明”,是颜色光泽的句中对,它们分别又组成颔联的对仗。从中可看出诗人对律诗作法的深细把握,但字面又绝不露雕琢之痕,是为“活法”。
前面四句,是写天刚麻麻亮诗人路经青塘来到水边时所见到的景色。后四句写船开动后眼前和意中的景象。杨万里巧妙将错觉入诗,“船行两岸山都动,水入诸村海旋成”描状山水,率真活泼,却捕捉住南国山水的风韵。
此诗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按照空间转换过程写出旅途所见的山水景物,布局由小及大,由近至远,动静相生,开阖圆转;平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显得异常新鲜,情趣具足,体现了作者“学诗须透脱的创作主张。
根据地名和古地图
可一探杨万里在三水行船走向
收藏家麦国培经过查找校验,终于找到《明发青塘芦包》原诗的出处。原来,三水人熟悉的《明发青塘芦包》和《过胥口江水大涨舟楫不进》就出自杨万里作品集《诚斋集》卷十六;而根据地名和古地图,更可一探杨万里在三水的行船走向。
《明发青塘芦包》和《过胥口江水大涨舟楫不进》均出自杨万里作品集《诚斋集》卷十六。三水旅港收藏家麦国培:
彼时,由三水经广州而下有两条水道可以走:
第一条水道:沿北江转道-芦苞涌~独树岗-清塘-三江-官窑-广州
第二条水道:沿北江而下-*塘-木棉-河口(再兜一圈)-西南-广州
清塘就位于芦苞涌上,由诗句中的“青塘”(即清塘),可推测杨万里在三水的行船走向为第一条,相较第二条水道行程减少了一半。
麦国培收藏的年版《广东三水县图》,可见证该航道。
更多《荷使初访中国记》详情,可戳:百年影像曝光!三水古驿道曾是国际交通界的扛把子!
而根据《荷使初访中国记》,年(明未清初),荷兰使臣约翰·尼霍夫由广东、江西、南京、山东等地抵达北京,在河口古城停留过,推算其走的应该是第二条水道,此时第一条水道可能已经淤塞或干涸。
芦苞昔日多繁盛
帆樯云集通广州
芦苞涌起于芦苞镇东海口,经范湖至乐平三江,与西南涌相汇,全长33公里。三水文史专家植伟森表示,从晋朝到唐代,这里帆樯云集,是北江通往广州的主要航道。
△△芦苞涌
△△江边码头
过胥口江水大涨舟楫不进
北江西水两相逢,胥口波涛特地雄。万事向侬冰与炭,一生行役雨和风。急流欲上人声闹,近岸还移牵路穷。河伯喜欢侬苦恼,并将恩怨恼天公。
杨万里多次经过芦苞,除了脍炙人口的《明发青塘芦包》,还留下了《过胥口镇》《过胥口江水大涨舟楫不进》等诗歌。
胥江口“急流欲上人声闹”,可见当时船多人多。得益于交通优势,芦苞逐渐成为粤北山货、竹器集散地。宋朝的时候,芦苞就成为了商业旺地,船舶来往频繁,素有“小广州”之称。
△△山货
△△集市一角售卖竹器
当时,北江芦苞段船来船往,但北江水猛,杨万里称之为“北江西水两相逢,胥口波涛特地雄。”波涛汹涌,船舶行驶有风险,如何规避风险?可以说,芦苞商业旺盛也是胥江祖庙建设的原因。
芦苞祖庙背倚华山,面临北江,三面环水,四季葱郁,古朴自然,钟灵毓秀。
当时,建庙供奉水神当是上上之选,故南宋初建胥江祖庙,供奉北帝水神庇护来往船只。商业的发达造就了胥江祖庙的香火旺盛,明朝诗人*瑛在诗中如是评价:“丹光昨夜明如火,惊起坡山几树鸦。”。
古时没有摄影技术,
但我们仍能从古人的字里行间,
窥得芦苞昔日“小广州”的非凡热闹之景
往期链接
(请往下滑动查看)
1、三水文化就是这么了不起!
2、这里是西南!
3、在三水,各具特色的村居遍地开花!每天都是一场旅行!
4、百年影像曝光!三水古驿道曾是国际交通界的扛把子!
5、三水人都去这座网“*”桥打卡了!趁着周末走起
6、飘香溢屏!返工返学之前,一定要到三水农庄吃一顿
7、三水最全臭屁醋地图!“飘香”大街小巷
8、这里是三水新城!
9、西南火柴、芦苞电灯——有着有唔着!关这两镇街咩事?
10、大塘30秒,让你心动!
11、三水南山之美,都在这了!
12、探秘三水档案!三水曾有名楼,旁有神奇的浮沉石!
13、三水这条村威武!英国女王御用摄影师在此留下佛山第一张照片
14、这里暗藏三水百年古镇的秘密,戳↓
来源:佛山新闻网
文:方琳
图:麦国培、印象芦苞、《词学图录》
特别鸣谢:旅港收藏家麦国培
署名如有遗漏,请留言告知
点亮“在看”抽充电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