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时令的“产品”除了荔枝,还有即将迈出校园、奔赴各行各业、开始真正拥抱社会的数百万大学毕业生。
有不少人已经敏感地发现,第一批90后去年还在感叹自己进入了30岁,最后一批90后就在今年结束了4年大学时光——到目前为止,#最后一批90后毕业了#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已经高达4.1亿。
尤其是,在这些“00前”打完前哨站之后,下一世代很快便会登场。他们的一举一动,既承继了90后的集体意志,也体现着00后对未来的思考。
最后一批90后也毕业了,他们正奔赴自己的未来。/unsplash
毫无疑问,这批年轻人的选择注定会在放大镜下被审视。
据统计,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超过万。毫无疑问,这批年轻人仍然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就业形势。
但就如另一个热门话题#年轻人不再首选大城市的原因#所表露出的倾向一样,当下的年轻人,至少在选择空间上是比较幸运的。
有人喜欢钱多事少离家近,也有人为兴趣四处折腾。
有人在北上广出入CBD,也有人在乡间田头与大地为伴。
或者说,在这个竞争依然不轻松的年代,年轻人眼前不见得都是康庄大道,但肯定有不至于崎岖难行的路可以选择。拾级而上最难的不是机会,而是坚持和热爱。
面包总会有的,热情却稍纵即逝
两年前,北京师范大学曾发布过一份颇有意思的《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
该报告显示,在最受00后欢迎的文科专业中,前三名分别是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和考古学——要知道,在传统印象中,这三个专业都是缺乏“钱景”的绝对冷门。
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微博
中国日报去年考上北京大学的女孩钟芳蓉,便曾因为选择“钱途”不高的考古学而引发一场大讨论。
在当时,女孩曾用不卑不亢的回复,讲述自己以著名考古学家樊锦诗为人生目标,同样立志投身考古事业的理想。但,即便女孩早就得到家人支持,一些“过来人”却始终认为,这个“寒门子弟”没有抓好阶层跃迁的机会,迟早会后悔。
有人说,这个家庭的眼界有局限。但金钱和地位的金字塔是往上收拢的,谁又能知道,一门心思“向钱看”的目光,不会比耕耘理想更局限呢?
事实就是,在00后的钟芳蓉之前,就已经有不少年轻人,不再青睐格子间中的白领生活,选择在“冷门职业”中发光发热。
毕业自北京科技大学的蔡秋彤,现在就是三星堆文保修复中心的一名文物修复师。据了解,在今年三星堆轰动一时的考古发现中,四分之三的参与者,都是和蔡秋彤一样的90后。
越来越多90后加入了考古职业。/视觉中国
在蔡秋彤看来,“90后三星堆文保人员”对自己是个不平凡的标签。但在工作之外,90后文物修复师的生活也和普通人一样,大家都喜欢逛街、唱歌和喝奶茶,一样过着快乐的小日子。
扬州大学的应届生董振杰,走的是一个离大众更近、与同龄人却有点远的“冷门”专业——水稻栽培。
不久前,董振杰和团队的作品《盘中餐—一体化高效秧盘开创者》,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金奖。这位已经保研的未来农业科学家,目前正在科研和创业两手抓,算得上绝对意义上的青年才俊。
董振杰,立志做一名未来的农业科学家。但其实,董振杰在接受《扬子晚报》采访时,曾不无感慨地说,这一行本就不缺就业和薪资,真正缺的还是年轻人。事实上,如果当初顺从家人的安排,董振杰在高中毕业之后,本来将会出国留学。但,在这个影响一生的选择面前,他最终决定跟随自己的内心。从播种到收获带来的充实感,让这个年轻人产生了让所学知识回归地头田间的想法,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知识回归地头田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unsplash“我觉得,未来的农民一定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在干农活,我们自己其实也是在脚踏实地,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寻找农业的诗和远方。”让“冷门职业”发光发热,这很酷。不是少年变了,是国家变了在少不更事的年纪,很多人曾用裴多菲的诗歌《自由与爱情》做过座右铭: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渴望诗和远方,不想受困于柴米油盐,在“不知天高地厚”上,每一代年轻人最初想要成为的自己,多半都是这个模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和梦想。要知道,一代人的摇滚偶像郑钧,大学专业是“高大上”的电子工业外贸,也经历过玩音乐不被家人理解的煎熬,有过怀着一腔摇滚梦北漂的经历。这不,湖南卫视今晚播出的《毕业礼》,就邀请了郑钧做演讲嘉宾。在一群毕业生面前,这些追梦的往事,还是想和毕业生们分享分享。郑钧讲述自己的青春故事。湖南卫视邀请的另一位演讲嘉宾——“老长沙”谭盾,也颇有意思。众所周知,这位蜚声国际的音乐家,其交响乐作品专辑曾评为全球最佳十大唱片之一,也是年北京奥运会Logo音乐和颁奖音乐的创作者。但其实,这个出身湖南乡间的少年,原本只是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的知青,直到20岁才等到一个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那是年,全国恢复高考。于是,谭盾就带着一把只有三根弦的小提琴,从长沙一路坐火车到上海,凭着会拉多首民乐的勇气报考上海音乐学院。在当时,他跟老师说:“我要做中国的贝多芬。”一晃44年过去,当初的年少轻狂成为了一段伟大音乐旅程的起点。不过,比起这个和命运交响曲一样让人心潮澎湃的故事,我更好奇这位当初从长沙一中走出的少年,会给今天那些和自己一样雄心勃勃的年轻人,讲述什么样的人生体验。从长沙走出去的谭盾,向年轻人讲述梦想。要知道,在社会发展远不如今天的年代,他们当初追逐梦想的逆袭,要比后来人难多了。相比起来,在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多数中国家庭已经不需要将希望完全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没错,赚钱依然很重要,但你那么努力,不也是为了积攒下给他们更多选择空间的底气么?归根到底,时代巨轮滚滚向前,中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大国科技崛起、传统文化复兴、创业创新不断、全面小康实现、二线城市活跃……你看,今天的社会已经有更充足的空间,安放得下更多元的理想。给理想多一点时间还中国一个更从容的未来无论是郑钧和谭盾这样的前辈,还是我们这些比毕业生年长不了几岁的平凡人,在看到新一代所拥有的自由时,应该都会有些羡慕。所以,据说在节目录制现场,郑钧对这群毕业生的评价是“脸上洋溢着幸福”,主持人汪涵则说,在他们脸上看到了“不沉重”。在他们脸上看到了“不沉重”。当然,“不沉重”的年轻人,并非不能负重前行。今年4月,一个#陕西大学生为研发锅巴延毕#话题,曾登上微博热搜。故事的主角杜好田,也作为应届毕业生出现在了《毕业礼》上。这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在读研究生,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兴隆镇挂职的科技副镇长。扎根基层,杜好田的青春播种在土地上。在解决兴隆镇的土豆滞销问题时,杜好田向当地引入了西农的彩色马铃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西农彩色马铃薯锅巴。为了更好帮助当地村民,这位90后年轻副镇长便向学校申请了延迟毕业。其实,在那些应邀登上《毕业礼》的毕业生中,有担当的年轻人真的不少。海口经济学院的卢维青,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带着患病的母亲一起上大学,高考填报志愿时对大学的唯一要求是离家近。卢同学身上,闪耀着拼搏精神的光辉。东南大学的杨雯迪,祖孙三代皆*员。如今,这名医学生即将读研,立志成为优秀的*员医生,为更多家庭送去健康和快乐。杨雯迪的梦想,承载着全家的奉献传统。已经毕业的蔡秋彤,则向师弟师妹分享了一个工作中的小感慨。她说,有小伙伴进古墓坑时会在防护服上涂鸦——这样进坑的时候,一边是深厚的历史,另一边是活泼的涂鸦,感觉像是来了一场跨越了数千年的文化交流。在现代社会发掘古代遗址,为发现和传承中华文化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这是自诩平凡的蔡秋彤,藏在心底的职业自豪。诚然,我们今天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很平凡,那些小小的成绩背后,同样积攒着年轻人的焦虑、痛苦与迷茫。那些“不沉重”的脸庞,能够画出漂亮的人生底色。但,当年轻人在自由、理想、现实和责任之间,负重前行却举重若轻,我们又凭什么不敢相信,那些“不沉重”的脸庞,能够画出漂亮的人生底色,擦亮中国未来几十年的风景。正因如此,我对今晚9:15湖南卫视的《毕业礼》多了几分期待——或者,这届毕业生还有更多的思考,更丰富的阅历。
所以,如果有兴趣,不妨一起青春当燃,“毕”有可为!
?作者安菲尔德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广告合作请联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