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芸众亲(四章)
(《鸭绿江·华夏诗歌》年3月号)
蔡旭
修鞋师傅
终于找到了街角那顶烈日下的帐篷。
递过一双残缺,请修鞋匠修补。
在高楼商厦间,找到他不容易。其实,他等到我也不容易。
生意很清淡。我见到他时,他就悠闲地搁在躺椅上。
许多人的鞋子都不用修补了,说不如去买新的。
能用的东西丢了总是可惜。我这样想,不管是物品,还是情感。
我觉得修鞋匠同我一样。
不然,他就不会愿意这样执着地等待。
他知道,我也知道——
总会有一些需要修补的生活。
还有,一些需要修补的人。
雨天来客
惊雷与暴雨包围了城市,四周的街道成了护城河。
一幢幢城堡,孤岛般屹立。大雨封门,别人应是很难攻得进来。
我不得不守在屋里。
突然,“笃笃笃!”几下宏亮的来访敲开了我的家门。
这时候,怎么还会有人来?他又怎么还来得了?
一个陌生人站在门外。他身上的雨衣,还忍不住滴水。
见到他手中那一袋肉、蛋、青菜,我明白了。忙对快递小哥表示感谢。
这么大的雨,太不容易了!我叹了一声。
不用谢!再大的雨也要来的。他答了一句。
他是无论怎样难攻的碉堡都能拿下。
我那坚硬的心,怎么也守不住了。
待抢救的人
这个退休老教授,一位需要抢救的人。
他把退休后二十多圈的年轮,全圈在故纸堆上。
从蒙尘的历史中掘出金矿,从埋没的废墟里挖出宝藏,从沉浸在大洋的古船内捞出真相……
一位位曾堪称大师的教育家、历史学家、哲学家、雕塑家、画家、诗人与收藏家,从历史走回现实,重见天日大放光芒。
一边是他挖掘、搜集、整理、出版的大师们的成果;一边是他与时俱进的病历本与药水瓶。
其实,他也是需要抢救的人。
作为他的晚辈,我一再劝告他要抓紧整理出版自己的成果。
再三敲响警钟,提醒他并不来日方长的身笔两健。
他却说:时不待人呀,更急的是抢救大师们的史料……
对于忘了自己的人,只好呼吁对他的抢救。
不是像他那样,等到别人走进历史才去抢救。
而要抢在他尚未躺倒之前,对活生生的他进行抢救。
既是为了他,又不仅仅为了他自己……
有口碑的人
一位表演艺术家下乡慰问回来后,激动得一夜难眠。
第二天一早,就给远方的我打长话。
只为了告诉我一句话,一句老乡对他说的话。
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在舞台上光彩了60多年。
演将*是将*,扮乞丐是乞丐,在台上中状元当驸马,夜夜是新郎。
俊俏的扮相,迷倒过一批批一代代的18岁至80岁。
清亮的金嗓子,让世界上有海水的地方都流淌着他的唱腔。
什么场面没有见过?什么金杯银杯没有拿过?什么掌声欢呼声没有听过?
我猜测,到底是怎样一句如此打动人心的声音。
我怀疑,究竟世界上是否存在如此力重千钧的声音?
这句话翻山过海来到我的耳边,却让我的心也卷起了波澜。
期盼我那支跋涉了50多年的笔,也能得到乡亲这样的奖赏——
“你没有老。你不能老。我们不准你老!”
(图片来源于网络)重要公告:即日起,凡投稿本刊的作者,作品在本平台刊发后,根据阅读量、打赏等情况,将有机会推荐到地级以上*报文艺版,或文学杂志发表。
“我的父亲母亲”主题有奖征文活动启事
“辛丑之缅怀”有奖征文活动启事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永生难忘,总有一些事让我们恒久感动,总有一些话让我们无尽回味……特别是过去的一年,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在脱贫攻坚的奋战中,在卫国戍边的战斗中,不少医护英雄及抗疫一线人员牺牲,扶贫干部献身,战士血洒疆场,他们心中有大爱,值得人间铭记,青山缅怀。值此辛丑清明节及建*周年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敞开心扉,追忆那些熟悉的面容,说说那些曾经来不及说的话,把清明时节的纷纷雨丝,化作字里行间的绵绵思念。一、征文主题:辛丑之缅怀二、内容要求:围绕清明,缅怀与追思,写你对祖先,先烈,身边逝去的亲人、朋友,以及疫情离开的同胞等等的缅怀之情,讲述自己对清明节的感受以及所见所闻所想等,可选以下任一主题创作:1、与清明相关的乡风民俗,情与思;2、缅怀纪念自己的祖先亲人或友人;3、缅怀追思先烈英模,特别是建*百年来,本乡本土自己熟悉的烈士英雄人物等。每人可就不同主题投稿一篇(首),总投稿篇数不超过三篇(首)。作品要求贴近生活,具有真情实感。三、格式要求:文章体裁限诗歌、散文,诗歌单首50行以内,组诗不超80行,散文诗一至三章(含组章),字以内。散文字数在至字之间。所有文稿欢迎配文照片。来稿请注明“辛丑征文+文体+题目+作者名”字样,内文最后附上姓名、单位等联系方式,来稿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剽窃。如发现一稿多投取消评奖资格。四、征文时间及评比:即日起至年6月30日前将稿件发送至邮箱: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