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为深入贯彻落实*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聚焦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样板城市,1月16日上午,小清河济南港和省道旅游公路项目集中开工。标志着济南市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迈出新步伐。
济南港
打造泉城出海口
小清河济南港规划建设主城港区和章丘港区,形成“一港二港区”格局。总体规划港口岸线米,生产性泊位总数27个,陆域总面积万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后吞吐量将达到余万吨。依托小清河复航工程,济南港预计年底完工。
主城港区位于荷花路小清河大桥下游米,是济南港的核心港区。规划建设吨级泊位19个,占地面积亩,计划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拟建设8个吨级泊位,建成后港口综合通过能力万吨/年,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40.9万TEU/年。
章丘港区位于国道G大桥下游米,是济南港的重要港区。规划建设吨级生产性泊位数8个,占地面积亩,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拟建设6个吨级通用及多用途泊位及配套设施,泊位总长度米,港口通过能力万吨/年。
济南港建设是小清河复航的枢纽工程,致力于将其打造成长江以北科技含量最高、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完善、环保标准最高的内河枢纽港、龙头港。作为济南直通海洋的对外开放“战略基点”,主要货种为金属矿石、钢材、冻品、机电、农资等,以集装箱运输方式为主,致力于服务济南市及周边腹地的大型企业。
省道旅游公路
打造泉城南部后花园
省道济枣线市中红符路口南至济南泰安界段旅游公路,起点位于济南绕城高速市中区红符路口南侧,向南沿老路改建,经仲宫街道,跨越玉符河与S交叉,终点位于省道济南泰安界,总长约29公里。省道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九如山瀑布群、红叶谷、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等自然风景区,又有金象山乐园、济南世纪园、九顶塔中华民俗欢乐园等众多休闲娱乐场所。
济南市抓住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先机,依托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全力打造山东省首个服务完善的综合旅游公路系统——南山胜境旅游公路。
35公里慢行道,多样化出行服务
据悉,项目设置长约35公里的慢行道,其中在柳埠大桥以南至泰安界段临河布设了长17余公里的分离式骑行道与泰安市连通,沿线设旅游服务区、停车区、观景台及慢行服务站等设施,方便市民骑行观赏旅游,驻足欣赏沿途风景。
“三大主题”景观段串起一路繁花
全线分为离城觅趣、临流听溪、登高望岳三个主题景观段。1.离城觅趣(起点至金宫山庄段),长约7公里,拓宽改建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双侧布设慢行系统与主线伴行;2.临流听溪(金宫山庄至槲疃段),长约15公里,拓宽改造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3.登高望岳(槲疃至泰安界段),长约8公里,公路不加宽改造,仅实施路面维修、慢行系统及旅游设施。
“五路一体”打造“山东特色、全国一流”
建设交通强国山东试点的创新路:应用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如灯杆合一、轮胎土挡土墙、融雪路面、BIM技术应用等。
普通国省道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路:探索旅游公路动态设计模式和“公路+生态旅游”建设新模式,建设省级智慧旅游公路和全国示范性旅游公路。
交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旅游路:全线设置慢行系统,在游客集中位置设置慢行服务站、旅游服务区、停车区,根据沿线自然景观设置观景台等。
交通与自然风景紧密结合的生态路:项目施工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着力注重生态恢复、污水处理及老路废旧材料利用等。
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大大提升省道的通行服务能力,改善现行交通拥堵问题,与济泰高速互为应急并行线,对加速推动南部山区旅游产业高速发展、助力打造济南“南美”城市发展新格局、推动济泰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大众网、齐鲁晚报、闪电新闻、山东商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