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双一流大学发布哪些城市是大赢家
TUhjnbcbe - 2025/8/7 17:3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 http://www.xftobacco.com/

来源

城市战争

作者

孙不熟

已获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米筐投资立场。

中国首批“双一流”大学名单正式出炉!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三部委公布名单,所中国高校上榜。

01

先快速解读一下

1、“双一流”是继、之后的又一国家级教育工程,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中国大学的新版兵器谱,是考生择校的根本依据。这款兵器谱发布之后,原有的、即刻退出历史舞台。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特别强调,“双一流”不是“”、“”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2、“双一流”并没有打破、的既定格局,原来的大学(包含)全部上榜,没有一个降级,并新增了24所大学。

“双一流”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与“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其中一流大学共计42所,可对应原来的高校。原来的39所高校全部上榜,另增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三所。

“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共计95所,可对应原来的高校。其中71所为原大学,并新增了24所非大学。新增大学主要集中在中医药、文体艺术、理工三个领域的特色大学。

3、和不同,42所一流大学分为A类与B类两个级别,A类大学36所,全部为原来的高校。B类大学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为原来的高校,此次入选B类,有降半级的意味。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则为原来的普通大学,此次入选B类,可视为升班级。

4、和、不同,“双一流”大学的评选不是“一次定终身”的,而是有竞争机制的,能上能下,对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

5、入选“双一流”大学,可以获得极大的财政支持。据财新记者统计,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目前公布的双一流建设计划支持资金总额已超亿元。

02

详细解读一下:

以下是“双一流”工程认定的42个一流大学,它们的分布情况如下:

城市

一流大学数量

一流大学名单

北京

8

北京大学、中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上海

4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西安

3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B类)

长沙

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B类)

南京

2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武汉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成都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天津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广州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杭州

1

浙江大学

济南

山东大学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长春

吉林大学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

厦门大学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

兰州

兰州大学

郑州

郑州大学(B类)

昆明

云南大学(B类)

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B类)

沈阳

东北大学(B类)

合计

42

可以看到,42所一流大学全部出现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没有一个分布在普通地级市。其中,郑州、昆明、乌鲁木齐三个城市原本没有高校,这次均有一所大学入选“双一流”,体现了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照顾。

不过,仍有南昌、南宁、太原、贵阳、福州、石家庄、呼和浩特、拉萨、银川、西宁、海口等11个省会城市没有一流大学。

再来看看“双一流”工程认定的95所“一流学科建设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具体名单

22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10

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6

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隶属于河北省)

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西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苏州

苏州大学

无锡

江南大学

宁波

宁波大学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福州

福州大学

南昌

南昌大学

河南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

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海口

海南大学

南宁

广西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延边

延边大学

贵阳

贵州大学

拉萨

西藏大学

西宁

青海大学

银川

宁夏大学

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

表格中的红色字体为此前不在“、”名单的大学,一共新增了24个。其中,北京新增了7个,上海新增了4个,南京新增了4个,成都新增了3个,天津新增了2个,广州新增了1个,杭州新增了1个,宁波新增了1个,郑州新增了1个。

可见,此次一流大学扩容,北京、上海、南京仍是最大赢家,中国大学在地理分布上的非均衡格局不仅没有扭转,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如果把“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加起来计算,各大城市的排名是这样的:

如图所示,与原来的“、”格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成都的“双一流大学”达到8个,取代了武汉原来的位置,天津的数量也超过了广州。不过,这能否说明成都、天津的大学实力就超过了武汉和广州呢?未必。

大学数量多,不代表师生规模多,更不代表一流学科多。比如,浙江大学这一所大学的一流学科数量比整个成都市的还要多,下面来看城市战争统计的各大城市“一流学科”数量排名:

如图所示,不论是一流大学数量,还是一流学科数量,北京都以绝对领先的优势排名全国第一。相比而言,成都、西安的一流大学虽多,但一流学科数量并不突出。

这样一比,武汉的一流学科数量仍稳居第四名,杭州则上升到五名。杭州的一流学科有19个,其中18个在浙江大学,超过西安、成都、天津、合肥、长沙、哈尔滨等城市的全部大学,显示杭州的高等教育实力曾长期被低估。

以下是各大名校的一流学科排名:

如图所示,这个“一流学科”数量的排名,和主流评级机构的大学排行榜基本一致。

03

小结一下:

1、此次“双一流”大学,基本延续了原来“、”的格局,暂时没有做出颠覆性的调整,说明旧有的利益格局仍然强大,教育资源再分配不会成为一场急风骤雨式的改革,“、”构建的高等教育分配格局仍将长期有效。

2、北京、上海、南京是此次“双一流”工程的最大赢家,三个城市新增的大学与学科最多,四川、河南、云南、新疆等省份亦有较大利好。这说明,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非均衡格局仍会继续,但中西部地区会享受到国家更多的照顾。

3、“一流学科数量”比“一流大学数量”更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双一流大学发布哪些城市是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