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www.xxzywj.com/npxxx/npxtj/780.html王维的静作者:宋子伟王维的静,静到极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美,静穆。没有风声,没有水声。是大场面,大静,静到极致。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曹雪芹对王维情有独钟,《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林黛玉对香菱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过了几天,香菱再向林黛玉请教。香菱说:“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是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问她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小场面,小静,也静到极致。“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雨,是小雨;院,是深院。阶下的青苔绿幽幽的,正悄悄地向衣襟上爬来。如此奇妙,谁能有如此静到极致的体验和感悟呢?。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诗佛”称誉的诗人,对禅门妙法的透彻参悟,深得禅家三昧,这首诗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静美之至。他亦官亦隐,半官半隐,隐得滋润,隐得静美。王维的诗富有意味深长的静意。《辋川集》中有一名篇《鹿砦》:“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苏东坡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凭着画家对色彩和光线的特有敏感着意在画面上安排了阳光,让它透过树林照到地上,这一缕阳光似乎给幽暗的密林带来了一抹亮色,给阴冷的青苔带来一丝暖意,给幽寂的鹿砦带来一线生机。一抹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影映照在幽暗的青苔上,那一小片微弱的光影与周围的幽暗形成强烈的对比,深林的幽暗寂静更加明显。即将落山的太阳,光线不仅微弱而且短暂。“返影”消逝后,深林陷入漫长的幽暗寂静之中。王维作为一位绘画和音乐大师,他对动静和明暗高妙的处理手法在其诗作中比比皆是。名篇《山居秋暝》更写出静的纯美与情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村秋日傍晚的清幽寂静,王维偏偏用浣女的喧哗和渔舟的归来这些声响和动态来反衬。但是,又不让读者直接听到姑娘们的笑闹声,而是隔着竹林,让声音透过密密的竹林传过来;也不让读者看到划过来的渔船,而是让读者通过莲叶的摇动感觉到,使画面更为清幽淡雅。《鸟鸣涧》写出人与万物同一归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在寂静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诗人为了突出静的环境,通过花落、月出、鸟鸣,起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境界。《山中》:“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是散步时的心静。一直喜欢“空翠湿人衣”。石是白色,在清清的溪水中;叶是红色,在瑟瑟的寒风里。在静静的山路上散步,天不下雨,清晨,树上的露水一点一滴落下来,湿了衣,但,心中是无比的宁静。《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是独坐时的宁静。幽篁深林明月,没有“小桥流水人家”,悠扬的琴声,长长的啸声,月光如水,人影在地。如此静美,唯有“诗佛”。王士祯说王维的五言绝句“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这是因为诗人长期沉浸于山水自然境界进入极深层的审美体验,是诗人“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的杰作,诗人于其中所领悟到的也不仅是大自然的物态天趣,而是一种宇宙的哲理、生命的哲理。“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诗佛”王维以静入诗、以禅入诗,追求无声之美,静态之美,有我无我之静。诗人将内心的虚静追求“与天和者,谓之天乐”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实现审美的愉悦。生活在世俗红尘,身心饱受繁杂事务而显得浮躁,能享有片刻的宁静是件极为难得的事情。王维的静,静到极致。从王维的静中去寻找心清境静的静美,偷得几分闲情,仰望沉静的星空,凝听檐窗的鸟鸣雨声,坐看云舒云展花开花落,让自己的心也开始宁静起来吧。行到水穷处,不妨“坐看云起时”。文/宋子伟编辑/王孝付作者近照作者简介:宋子伟:男,年考取江苏师院,年在无锡市玉祁中学任教。玉祁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师文学网18名教师作家之一,《中国作家》杂志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无锡市语言学会会员。年担任江苏省心理教育委员会《校园生活》杂志编委。年,在华东六省一市(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中,无锡市(包括宜兴、江阴)有5名学生获一等奖,玉祁中学就有2名学生获奖,辅导并推荐的学生作品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和获奖的有余篇。出版《三月三》、《芙蓉花开别样红》、《落在宋词里的雨》、《卷起千堆雪》、《润物细无声》《方桥柳影故事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江苏卷《礼社村》。《礼社村》一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新民晚报、文汇报、人民代表报、合肥晚报、海口晚报、新华日报、中国土地报、杂文报、中国教育报、教师报、作文报、无锡日报、江南晚报、《代表与人民》、《人民与权力》、《太湖》、《现代农业》、《自由撰稿人》、《福建科学》、《江苏教育》、《教书育人》、《吴文化》等报刊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随笔、杂文等有余篇。一些文章还由文摘报转载。又在语文报、中学语文报、现代教育报、作文报、作文周刊、中学生学习、教育周刊、《语文天地》、《语文知识》、《中学语文》、《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作文》、《初中生》、《语文世界》等几十家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教学随笔余篇,并多次在全国及省市征文比赛中获奖。并有多篇论文被资料型刊物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