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海口江东新区挂牌两周年,我走访了江东新区一些正在建设的大厦。参观海口金融中心项目,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为装配式建筑,项目外立面采用了速阳铝格栅加垂直绿化方式,为建筑覆盖绿色植被,呼应绿色、生态、低碳、环保、循环的发展理念。走入几个大厦内部,装修风格有点简约不简单。负责人介绍起来,都是采用环保材料,把低碳环保作为优先考虑。
在这里办公,生活,会是咋样的体验?图片来源互联网
11月,“奋楫扬帆连接世界”———海南自贸港创新发展暨政策解读融媒体行活动中,我再次来到江东新区,江东新区多个总部大楼冲刺完工。我看到一张绿植环绕的大厦图,这就是海口江东新区能源交易大厦。每层办公楼均被绿色环绕,楼里楼外满眼绿色,称之为“花园式”办公楼,办公有了新体验。海口江东新区力争打造全球领先生态CBD,引领未来建筑新风潮。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这一点都不虚。
江东新区标志性建筑
江东新区展示中心
如果你参访过一些大型企业园区,例如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也一定会被里面的建筑还有雕塑群所吸引。整个建筑群是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作品,他在园区内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遵循了低碳环保原则,考虑了再生,据说搭建的建筑可以全部拆卸,降低对环境造成污染。
低碳减排是未来发展趋势。新建的园区都在把环保融入到每一个环节,大型的企业华为、苹果、谷歌等总部无一例外。苹果总部设计为太空飞船,一座四层的的圆形建筑酷似宇宙飞船,占地26万平方米,棵树木点缀其中,70%能源来自楼里的一个清洁能源发电站,苹果一直称之为“全球最环保的建筑”。
“碳排放力争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推出的碳中和时间表。中国要在更短的时间里实现碳中和,制造业外包的方法行不通,只能依靠发展新能源和绿色科技等方法,凭借自身力量实现减排,压力远比其他国家大得多。
海南自由贸易港把优良生态环境作为建设自贸港的重要前提,年,海南不再销售燃油车,目前海南推行电动汽车,大力发展光伏发电,这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海南生态优先的发展决心。另外,海口江东新区如同一张的白纸,设立之初就确定了以生态为本的建设理念。两年的时间,蓝图初绘成,成绩有目共睹。我们更可以从江东新区的发展轨迹当中捋出一条明显的碳中和线路。
海口江东新区打造零碳新城示范区,要想这些理念落地,首先是法律先行。
年10月1日《海口市江东新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通过立法的方式,对江东新区提出了高标准的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明确要在该区域建立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条例》明确江东新区应当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有关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对标世界领先水平的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建设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展示区和全球领先的国际化生态新城。
镜头拉远一点看,远处的水坑是牛洗澡,旁边是新盖的大楼
有了这个框架,下一步就是生态修复。江东新区划定了50平方公里近岸海域、20平方公里公益林、15平方公里陆域的生态管控区,重点保护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湿地公园、北港岛海洋公园等核心生态资源,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蓝绿空间占比在70%以上。
江东新区不仅有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还有10多条河流贯穿江东。迈雅河通过“退塘还湿”“河道疏浚”“连通水系”和“种植植被”等方式实施生态修复,昔日的鱼塘变成流动的河流,鱼鸟嬉戏其中,成为江东新区一张亮丽的生态新名片;芙蓉河湿地、道孟河湿地则被打造成了“会呼吸的河道”,这里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成为一个个网红打卡点。
有了这些保护措施,江东新区环境正在发生改变。在候鸟迁徙的日子里面,湿地群鸟起飞,这里就是鸟的天堂,江东生态的改变被多家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