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9/9 17:06:00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施雯通讯员邵敏△海南岛全程吃土,带你认识一群特立独行的浙江“候鸟”阳光、沙滩、椰林。这是大多数人对海南岛的印象。每年冬季,有这样一群浙江人,会如赶集般迁徙到海南,等到来年四五月份再回家。大家来自省内各大农业科研院所,这群“候鸟”不是来岛上休闲,而是来种地、搞育种的。在他们眼中,海南不是风光无限,而是艰巨的科研攻关和“三个蚊子一盘菜,三只老鼠一麻袋”这样严峻的生态考验。12月16日深夜,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赶到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在这个岛上浙江“候鸟”最集中的地方,和上世纪60年代第一批上岛开荒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南繁大军汇合。1】50多年前浙江专家去海南,驮斤各类种子跋山涉水要半个月在陵水火车站,来接站的是省农科院水稻育种专家叶胜海研究员。他开的电瓶车,是这两年才买的,在陵水种地19年,过去,他往返几片水稻田,唯一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现在条件好了,可以坐飞机和高铁,过去,我们都是先坐硬卧到广州,再坐汽车和轮渡到陵水,要走两天两夜。”不过,和上世纪60年代来开荒的老专家们比,叶胜海这些经历远不算惨。在浙江,10-11月份水稻收割后,因为天气太冷,水稻育种工作就停止了。一个成熟的水稻品种,需要6-7代的选育,以常规晚稻为例,6-7年才能出一个新品种。为了加快育种进程,年的冬天,省农科院专家来海南找地,开启了浙江异地冬季种稻的时代。在那个年代,杭州到海南,路上至少要折腾半个月。先从杭州坐火车到广州,这趟车要开5-6天。(上世纪六十年代专家们去海南育种用的箱子)专家们大包小包,每个人都要背五六只袋子,共计斤水稻等农作物的种子,另外还有鲜肉、咸菜等物资。因为东西太多,卧铺不让上,一路大家坐硬座,趴着睡过去的。当时,大家把去海南叫做“下洋”,到广州后,就要沿路去拦下洋的拖拉机。这种拖拉机开得特别慢,一路翻山越岭到湛江海安码头,然后转轮渡到海口码头,这一趟也要开5-6天。到了海口,到陵水的路要开2天才能到。2】小城陵水育种队扎堆,晚上的蚊子咬得人无法入睡陵水,地处海南岛中东部地区,这里有座东西走向的山脉,名叫“牛岭”。省农科院海南南繁基地就位于牛岭南面,在基地田头,抬头就能望见远处的山脉。(远处耸入云霄的牛岭山脉)牛岭,也是海南气候的一条重要分水岭。冬季,冷空气南下时,山北地区最低温度会达到10度以下,而受山脉阻挡的山南地区,最低气温可有15-16度。因为牛岭的存在,海南越冬栽培水稻才得以实现。在陵水,就有上海、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等地的众多农业科研院所扎堆建立南繁基地。此外,陵水以南的乐东县和三亚市,也很适合越冬种稻。(上世纪六七年代建设的老基地旧宅)陵水是个小县城,人口不多,也没有三亚的风景。当地最大规模的外来人口群体,就是本地居民口中的“育种队”,他们每年冬天都来。叶胜海比钱报记者早到一天。前天夜里,他在基地宿舍被蚊子咬得够呛,半夜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一包火柴,点了盘蚊香。从火车站去基地开电瓶车需要20分钟,叶胜海中途去小超市,买了2只打火机,一只给我,一只自用。海南的蚊子个头大,而且特别凶,蚊香必须要点上。然而,事实证明,蚊香也没有什么用,基地的蚊子依然疯狂得让人整宿无法入眠。3】今年从杭州带去1.7万份种子,每一个都是宝贝疙瘩其实,上世纪六十年代来海南头几年,省农科院只是零散租了些农户的田地来种,吃住也都在农家,因此情况很不稳定,经常搬家。上世纪70年代,陵水开始了基地建设,大家终于不再颠沛流离,可以更安心地种地。在陵水县城一片居民区中,有省农科院最早建的基地小楼,如今已重新翻新,小楼周边的民宅、店面和马路,都曾经是专家们种过的地。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老基地只保留了生活区的功能,新基地建在骑电瓶车过去15分钟路程的城郊农村,面积大约余亩。新基地是8年完成整地的,原先这里是一片山坡地。刚开始,因为缺乏农田水利设施,土地经常被台风暴雨冲垮,水稻秧苗被冲得到处都是。要知道,这些育种材料可都是宝贝疙瘩,专家们只能趟着半个高的洪水,一根根去捞苗。开垦过的山坡地,后来变成整洁的5层阶梯式梯田,新建了水渠,这下,农田抵御台风暴雨的能力一下提升了。今年,叶胜海总共从杭州带了1.7万份水稻种子,每一份都有标号,用小袋子分装,这两天正忙着浸种、催芽。(水稻种子正在催芽)大家早晨6点半起床干活,先把浸好的水稻种子,用薄膜和麻袋捂起来催芽,然后马不停蹄地装好工具,开三轮车去地里做秧板。做秧板,就是把田整理成一垄一垄的样子。(做秧板)陵水的老鼠多还大,为了防止老鼠跑到撒过稻谷的地里偷吃,做秧板的时候,田的四周必须用薄膜围起来。每天起床,叶胜海都要去地里转一圈,仔细检查所有的薄膜有没有被老鼠咬坏,以及附近农户养的鸡鸭,还有黄牛有没有误闯入内。4】育出雪花大米、双胞胎大米,当地人对插着彩旗的地很崇拜年生的叶胜海,虽然年纪不大,长相却颇为沉稳,因为工作很拼,同事们给他取了“老牛”这个绰号。老牛的爱人是同行,在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搞早稻育种,老牛搞的是晚稻育种。每年冬天,夫妻两人都要来海南育种,孩子只能交给长辈管。明年女儿要小升初,现在是很关键的一年,妻子决定在家多陪陪孩子,老牛则一个人先来了海南。再过十来天,就是老牛来陵水南繁的第20个年头。因为基地地不够种,今年,他又去外面租了10亩,加上之前租的30亩,一天下来,他通常要跑三个村庄干活,一个育种季,人也要黑上三度。走进专家的地,我才发现,水稻的世界竟然如此丰富多彩。这里有一个稻谷上长两颗大米的双胞胎稻米,还有大得像黄豆的大粒米,还有米粒滚圆的珍珠米,米粒超长的细长米等。在那块租了10多年的30亩土,叶胜海一出现,附近菜地劳作的大姐就会跑过来打招呼。他也会义务传授田间管理经验给村民,以前一亩地只能种公斤稻谷的人家,也能种出公斤的产量来。本地人都知道,那些插满小彩旗的地是不能去动的,专家搞的科研工作是很神圣的。今年过年早,工人不好找,过了元旦,叶胜海要抓紧把秧苗拔起来,开始移栽,赶在过年前基本完成插秧任务。12月初,他租来的30亩地的水稻种子已经播下,现在长出三四公分高的小苗,绿油油的很是可爱。在陵水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叶胜海所在的常规稻组,最新育成了粳糯共生的雪花大米,并已参加各级试验,有望在明后年在生产上应用推广,走向大家的餐桌。(叶胜海课题组选育的粳糯共生雪花大米)叶胜海是松阳人,这些年,他也一直致力于选育适合浙江高山栽培的优质大米,先后育成了明珠2号(粳型)和明珠4号(籼型),在丽水、温州山区种植,并针对山区稻瘟病易发,进行针对性品种改良。记者手记这一群撒播希望的人,是我眼里真正的网红作为一个跑农业农村线口的记者,我一直对网红这个词不太敏感。在采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通过接触南繁科技工作者生活和工作的点滴,我突然对网红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半年杭州,半年陵水,在海南的育种工作,专家们的生活是极其单调的。这里的住宿条件,就是一般小旅馆的水准,干了一天农活,一日三餐还要自己动手买洗烧,辛苦可想而知。地里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刚刚播下去的种子可能第二天就被鸟吃掉了,意外情况随时会发生。到了夜幕降临,周围的田野一片寂静,没有任何的娱乐配套,基地的夜晚,只能靠发呆刷手机来打发。最难熬的还是春节,很多人因为地里有活,春节也回不了家,只能自己烧两个菜,听着别人家的爆竹声,就着孤独吃年夜饭。本来,陵水已经鲜有农家务农,大家都是出门打工的,很多土地荒废着。专家们的到来,给这里的田野带播撒上了希望的种子,通过这一季的育种,又孕育出新的希望,带着种子返还家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觉得,这一群播撒希望的人,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