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发现一处宋墓如无意外墓主是孔子47代裔孙
圣人的仁爱思想,没能阻挡蛮族的铁蹄。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占领山东,曲阜孔林遭受刀兵。 孔子第47代裔孙、大理寺评事孔若钧,与他哥哥孔若古、侄子孔端友、儿子孔端躬等,护送皇帝赵构一路南逃。 逃到临安,孔若古、孔端友前往衢州,后定居三衢西安菱湖,史称 孔氏衢州南宗 。 孔若钧、孔端躬父子一家,护送赵构逃到台州后,想去三衢与孔端友会合。经过磐安榉溪时,孔若钧因不胜劳累,不幸病逝。 儿子孔端躬将父亲就地安葬。他此后也隐居在此,后葬于榉溪村口 这个,已被后人发现。 但孔若钧的墓一直没找到。 史书说,墓在榉川北岸钟山后坞。后坞,即后坞山,在榉溪村村后。 今年一月,榉溪村在后坞山半山腰发现一处古墓。省文物局专家认定这是宋时墓葬,墓主人应该当过官。 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史硕士导师龚剑锋说,墓主极可能是孔子第47裔孙孔若钧。 因孔若钧的墓地方位,孔氏族谱中所画大体吻合。另据史书,在宋代当过官,安葬于此,且墓地仍未被发现的,只有孔若钧。 怎么认定是宋墓 形制繁复石雕精美 墓在后坞山半山腰,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榉溪村。大片鹅卵石铺排严密,形成一个巨大的半圆。边上还有雕了石狮、花草等图案的石碑残体,在山野丛林的掩映下越发显得精致。 周围,有村民24小时巡逻。 60岁的孔子第74代孙孔火春,也是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村支书。 他告诉: 今年1月初,榉溪村要建一条通往后坞山的游步道,村民们在山腰的斜坡往下挖了大约半米,堆砌整齐的大片鹅卵石,围成一个巨大的圆圈。 孔火春赶紧通知磐安县文广新局。很快,专家进入现场,村民们看到了古墓全貌:它占地74平方米,墓穴部分为27平方米,高1.5米,墓顶呈半圆形,还有着完善的排水系统。 一同出土的还有裂成一段段石碑,雕刻栩栩如生。 没多久,消息传到杭州。 3月20日,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带队前来。仔细勘察后,吴志强断定,这是一座比较典型的宋代时期墓葬。 磐安县文物办主任厉中云告诉钱江晚报,宋墓的规矩和讲究是历朝历代中最多也最复杂的,外形和布局也和其他朝代不同。从这座墓鹅卵石铺就的造型来看,应该是宋墓。 厉中云说,这个墓还有石板状的 须弥座 ,说明墓主人生前当过官, 宋墓留存至今本就极少,有不少还是被破坏之后进行重修过的,这个古墓对研究南宋时期的墓葬文化很有意义。
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史硕士导师龚剑锋看过现场照片后说,边上垒成的鹅卵石是挡土墙,中间是地基,按照他的设想,宋朝的墓穴一般都是长方形的,再上面垒土,置以墓碑, 成了现在这样,说明变化很大 。 让龚剑锋吃惊的是,雕刻的石狮, 非常写实,如此造型全国罕见,甚至跟以后的石狮造型大相径庭,极具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