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档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青岛市文物局联合开展了青岛海域的近代*事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工作,重点区域是胶州湾附近海域。自年开始,经过两年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考古人员在青岛胶州湾海域、大公岛、小公岛海域发现了沉船遗存线索,经过图片和文献分析,初步推测其中1处极有可能是一战期间沉没的奥地利*舰“伊丽莎白皇后”号。年度青岛胶州湾海域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入选“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口述人:邱玉胜,青岛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
青岛是水下考古的富矿。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水下考古刚刚起步,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的第一期水下考古人员培训班就开在了青岛,共有11名学员,我是其中之一,当时山东就我一个。
在青岛广阔的海域中,胶州湾海域之下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珍存。这里是对外文化交流、海上贸易的重要区域。隋唐时期,官方把胶州湾的海口作为海上交通要道,与朝鲜互有往来。宋代贸易兴盛,与日本、朝鲜在经济文化交往上更加频繁。胶州在多年前曾经是商贾云集的“密州板桥镇”。北宋时期设立市舶司,板桥镇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商埠之一、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海关重镇,这里在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到了近代,这里又发生了不少重大事件。年,日德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战场上厮杀,使青岛成为一战期间唯一的亚洲战场,胶州湾海域的海战就是这次日德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海港史》中记载,日本巡洋舰“高千惠”号、驱逐舰“白妙”号被击沉;奥地利巡洋舰“凯撒·爱利·伊丽莎白”号、德国巡洋舰“克罗毛浪”号、炮舰“伊尔奇斯”号、“尔伦利克马斯”号、“丢轮打特”号、“米卡尔及不逊”号、“亚格尔”号及水雷敷设船等30多艘*用舰船在青岛海域自沉,以防止*备资敌,同时还起到了阻塞航道的作用。那以后,这些*事遗存就静静躺在蔚蓝的海底,成为历史见证,等待重见天日的日子。
其中,“凯撒·爱利·伊丽莎白”号是我们水下考古的一个重要搜寻目标。这艘奥地利的巡洋舰又称“伊丽莎白皇后”号,是以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妻子(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茜茜公主)命名的,当时在奥地利就参与了很多海战。八国联*攻打北京时,这艘巡洋舰也加入了西方列强的东征行列,参加了对天津大沽口炮台的战争。战争结束后,“伊丽莎白皇后”号一直没有离开天津。这一时期,这艘巡洋舰上的*官阿瑟·冯·雅诺克少校还曾把中国围棋带回国内,成立了全欧洲第一家围棋爱好者协会。
一战前夕,奥地利*队作为德国的同盟*,在远东地区协助德国作战,“伊丽莎白皇后”号就参加了德国对日“保卫”胶州湾殖民地的战斗。但这艘*舰比较老了,船上的设备包括*事炮等都卸到了陆地的炮台上,可以说已没什么战斗能力。年,日本封锁海岸线后,“伊丽莎白皇后”号和德国其他几条*舰沉在了胶州湾口的航道上。后来日本占领青岛后也打捞出几条*舰,但一直没有“伊丽莎白皇后”号的线索,相关记载也很少。
早在年,山东省水下文物普查时,就把胶州湾海域列入了调查重点。我们在青岛市档案馆查阅资料,当年一名德国士兵在他的回忆录中记录了“伊丽莎白皇后”号沉没的大概地理坐标。这个位置正好是在青岛港的一个重要航道上,是胶州湾出*海的口,湍急的水流无疑会增大工作难度。
年的那次调查,连续工作了20多天。我们用多波束探测系统、侧扫声呐系统等设备在那片海域不断地来回扫测,前期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线索,大家尽管焦急,依然日复一日在大范围内一点一点地探测搜索。直到有一天,探测人员兴奋地告诉我,通过数据解读、分析判断,有一个点可能就是“伊丽莎白皇后”号的水下沉船点,这让大伙精神为之一振。
我们又围绕这片区域详细扫测,获得的资料越来越明晰、丰富,后期又和文献档案对照,发现这个点和文献记载的地理坐标基本相符,从探测图上看到的形状也与记载非常相近。后期,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和德国合作,德国也提供了一些他们掌握的胶州湾海域地图,上面标注的“伊丽莎白皇后”号沉船位置,和发现的位置也很相近。我们判断,这极有可能就是“伊丽莎白皇后”号。
从影像上看,这艘沉船保存得不错,它距岸边一千米左右,技术人员判断它是正方向坐落在海床上,一部分沉没在沙底下,暴露出的长度有几十米。因为它当年是自沉,不是后来打仗期间被炸毁的,再加上后来这片海域是主要航道,海洋部门检测比较严格,船只得以保存得比较完整。
在不远的位置,还有一艘形状类似的沉舰,在其他海域我们也发现了几处沉船遗址。要彻底揭开这些近代*事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还需要进一步水下调查,我们计划争取在明后两年开展更加详细的调查,只有通过实际水下调查掌握确切信息后,才能决定下一步的具体保护方式。对“伊丽莎白皇后”号等沉舰的不断探索,不仅丰富了青岛近代史研究的资料,也丰富了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中沉船遗存的类型。
作为中国水下考古“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回想这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酸甜苦辣都有。年我国培训第一期水下考古学员后,到第二期学员毕业已到年,中间相隔的十年间,水下考古工作主要是我们第一期学员在做。那时候设备比较简陋,水下考古人员也少,船只都是租用的,开展工作比较艰难。和陆地考古可以有民工参与不同,水下考古每个人得身兼数职,什么活都要自己干。
水下危险性特别大,需要潜伴互相配合、信任。那时候潜水设备没有现在这么多,水下经常出现各种状况,比如被渔网罩住或被其他东西缠住、背的空气瓶没气等,我们都是凭借积累起来的工作经验,一点一点慢慢解决困难。记得有一年在福建工作时,一名考古队员潜在水下,竟然直接被渔民的渔网拽上了海面。
其实水下考古工作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神秘浪漫,大多数时间是枯燥和寂寞的。如果是远海作业,到达遗址区域需要几天时间,那可能整个工作季都要待在船上(一个工作季为1至3个月)。长期海上作业,饮食就是一个问题。时间长了,淡水变味,新鲜蔬果也早已吃完,剩下的时间我们就只能吃些南瓜、饼干。
一旦因为天气、水温原因无法下水,几十个人在船上会很无聊,我们就钓鱼、打牌,自己找乐。以前在海上作业没有通讯信号的时候,我们可能几个月都不能和家里联系。
如今,伴随水下考古“国家队”的不断壮大,我们有了自己“高大上”的考古船。年,“中国考古01号”落户青岛,这是目前我国唯一一艘考古工作船。这艘考古船“五脏俱全”,船体分三层,有20多个舱位,可满足20多名专业人员同时登船工作。顶层是度全景驾驶舱,全部采用数字化和自动化操作。船舱内的走廊两边,设有考古仪器室、设备储藏间、食品储藏间、餐厅、会议室、维修间、科学家工作室等。它的续航能力非常强,当船到达考古海域后,可以停泊在海上开展30天左右的考古作业。船上还设有液压折臂吊机专门用来打捞文物,它可以像手臂一样伸出船舷,将海底的文物直接打捞出水。
在海中沉睡了几百年的文物,饱水度非常高,一旦脱离原来环境,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金属物、瓷器等,在海水中长期浸泡,以及海洋生物、海泥等钙质物的长期作用,会胶结形成体积大小不一的坚硬凝结物,这些凝结物在外界温湿度改变的情况下,会对其中的文物产生物理性的挤压破坏。
为了防止文物在出水后产生不可挽回的危害,“中国考古01”号还配有完善的出水文物保护系统。在船尾甲板设置了海水和淡水龙头,用于清洁出水文物和潜水装备。实验室设置稀释池,可为出水文物提供一个安全的保护环境。船上还配有真空包装机,供文物处理后脱水使用。样品间有空调装置,满足文物的储存条件。
我国水下考古事业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进步巨大有目共睹。大家越来越认识到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随着工作的深入,水下考古项目也逐渐增多,我们的工作方法、研究路径、理论实践等各方面都有很大提升。一开始我们和澳大利亚的大学合作进行培训,包括前期请日本学者来讲学,到后来我们自己培训自己。前期我们是学习、追赶人家,渐渐地,我们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现在我们在某些工作方式包括具体方法上还是很超前的,比如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在能见度比较差的海域工作。作为一名水下考古人,我感到自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范佳
(壹点号人文齐鲁)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