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海南日报」
■本报记者陈蔚林通讯员林琛实习生李康龙
8月25日凌晨1时许,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俊玮从琼海工地回到海口住处。
屋里很黑,母亲离世后,再无人为他亮起那盏守候的小灯。
他静静地站了一会儿,想起半年前同样的深夜,他紧紧抱住瘦弱的母亲,一遍又一遍喊着“妈妈”,直到她枯瘦的手掌里,最后一丝温热渐渐消失。
年至年,*俊玮先后两次休学,一边打工创业,一边照顾病重的母亲,陪她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父亲早逝,母亲为养育我耗尽了心力。”回忆母亲,他红了眼眶,“短短3年时光,哪里够我报她三春晖泽。”
“我做好了准备迎接命运的考验”
*俊玮出生在琼海市长坡镇*号村,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亲把他留在农村老家,只身远赴外地打工,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
“记忆中,母亲很少回家,也很少跟我说起工作的事,但看到她比同龄人更为沧桑的面容、孱弱的身子,我知道她在外面一定吃了很多苦。”*俊玮虽然年幼,却十分懂事,从小到大成绩名列前茅,年被海南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录取。
一封录取通知书,给*俊玮一家带来了曙光。可那时踌躇满志的他哪能想到,进入大学仅半年时间,积劳成疾的母亲就一病不起。
起初,他不时偷偷逃课,带着母亲去治疗和复健,多门课程因此成绩下滑,“与此同时,妈妈的病情迅速恶化,短短半年就失去了行走和自理能力。我先后两次向学校提交休学申请,做好了准备,迎接命运的考验。”
“20年前,她就是这样照顾襁褓中的我”
休学后,*俊玮在海口租下一个单间,把母亲接到了身边照顾。
每个月,医院检查,“每次出门,我都要先下楼拦车,麻烦司机等我一会儿,再爬上四楼把妈妈背下来。”
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他每次陪同母亲住院或复查,都格外认真记录医嘱,“几点喂药、怎么按摩、如何避免久卧压疮……一切都是从零学起。”
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护士指导下为母亲更换纸尿裤,“当时我心里特别难受。一是无法接受妈妈瘫痪的事实,二是看到排泄物还是有点抵触。可我一想到,20年前,她就是这样照顾襁褓中的我。如今,也该我照顾她了。”
曾到*俊玮家进行家访的海南大学辅导员王泽宇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尽管母子俩租住的单间条件有限,但*俊玮还是把住处打理得整洁温馨——他想给病中的母亲一个温暖的家。
王泽宇注意到,由于担心母亲久病情绪不好,*俊玮特地把电视机安在母亲床前,再把电视遥控器和充好电的手机放到床边。每次出门前,*俊玮还会在床头摆好零食和水果,细心地给母亲换上干净的纸尿裤,反复叮嘱:“妈妈,你觉得哪里不舒服,就马上打电话给我!”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从最初的抵触和生疏,到后来每晚不用闹钟也能准时醒来为母亲翻身,*俊玮直言像被一只大手推着,迅速地长成了真正的“大人”。
“我年轻力壮,不能靠亲友的接济生活”
生活暂时安定,但长远来看难以为继。
母亲生病后,家里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还面临着每个月数千元的医疗和生活支出。*俊玮决定出去闯一闯:“我年轻力壮,不能靠着亲友的接济生活。”
没有学历、没有技术,“闯一闯”谈何容易?
刚开始,*俊玮找不到好的工作,但他不挑工种、不嫌辛苦,苦活累活能接都接,甚至同时打4份工——送过外卖,在烈日下和风雨中奔跑,生怕得到顾客的一个差评;卖过水果,销售和配送一力承担,只为把运营成本压到最低……
也是那时,他真正懂得了幼时母亲的艰难:“同时打几份工,谁不觉得累呢?累极了,我就在楼下坐一坐,调整好情绪再回家。生活没有给我们第二条路——我和妈妈所牵挂的、所能依靠的,只有对方一人。”
年,*俊玮跟两位朋友合开了一家家电维修公司。没有一点维修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他,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偷师”和练习,就连偶尔在社交平台看短视频,看的也全是有关家电维修技巧的内容,硬是短时间内把自己从“门外汉”逼成了“熟练工”。
*俊玮说,母亲知道他辛苦,从不流露悲观情绪,有时还会给他转发搞笑视频:“侬啊,你看这个多好笑,妈妈笑了半天!”
同样的,母亲也从不问他打什么工、够不够钱花。“但这不代表她不心疼我。”*俊玮说,一次,他发现母亲偷偷“省药”,把一个月的药减半吃了两个月,“我对她发了好大脾气……如今想来,心里只有愧疚。”
“她再也不会叫我一声‘阿侬’了”
采访时,*俊玮会不时打开手机看看,这是他在照顾母亲期间形成的习惯。
“主要是怕漏掉她的信息和电话。”*俊玮说,母亲在世时,他工作再忙,也会时不时给母亲发信息,“她没有及时回复,我就会胡思乱想,害怕她一个人在家出什么事。”
尽管尽心呵护,*俊玮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年12月16日,他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顶着深沉的夜幕,忙了一天的他给母亲带回热粥和水果,想和每个寻常日子一样,一边看着母亲吃饭,一边给她按摩、聊聊家常。
可他推开门,屋里静悄悄的,喊了两声“妈妈”,仍是无人回应。
“妈妈躺在床上,安安静静的。我又喊了几声,她还是一动不动。我的心一下子就坠了下来!”回忆当时,*俊玮有些激动,手指交替握在了一起,“我知道她走了,一句话也没有留下,就这么突然地、永远地离开我了。”
他不敢大声地哭,也不知向谁求助,“我只能紧紧地抱着妈妈,轻轻地喊着她、喊着她……可我知道,她再也不会叫我一声‘阿侬’了……”
母亲的离去,并非完全没有征兆。*俊玮事后回想:“那段时间,她的胃口变得很好,精神看起来也不错,甚至问起了我何时复课,家里还有没有存款。我想,她心里明白,很快我将一个人生活。”
“完成学业,是母亲对我的期望”
处理完母亲的后事,*俊玮立即申请返校复课。
“完成学业,是母亲对我的期望。”他说,这也是自己藏在心底长达3年的渴望,“作为农村孩子,我从小就知道,唯有读书能改变命运。”
今年初,他重返校园时,老师和同学们为他准备了简单而热烈的欢迎仪式。王泽宇说,学校十分关心*俊玮的学习和生活。尽管*策规定学生最多休学两年,但学校不仅批准了他延长休学的申请,为他申请了缓交学费和最高临时困难补助,还安排了老师帮助他提高学习和创业能力。在年的大学生年度人物评比中,学校还破格把“特别奖”颁给了他。
还有几天,*俊玮就要升入大二年级。他期待着新学期、新生活的到来。同时,他经营的海南本布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在稳步发展,业务范围从家电维修扩展到了家庭装修。他这一个月间在海口和琼海两地奔波,就是为了尽快完成琼海的家装工程,全心全意投入学习。
临别时,*俊玮打开手机,向海南日报记者展示公司的下单小程序,一个可爱的大拇指图标富有生气。他说,那是每次出门工作时,母亲用来鼓励他的手势。
(本报海口8月25日讯)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封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