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一般出现在什么部位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604166.html最近,北京颐和园路上的“骨灰撒海办公室”又被发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听起来挺硬核,但人家是负责海葬的正经单位,因为疫情原因暂时无法出海,所以预约已经一路排到了3年后。
八宝山的“骨灰撒海”办公室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止北京,上海、大连、广州、青岛……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专门负责“骨灰撒海”的丧葬服务。
近几年,以海葬为主的「不建墓」节地安葬方式渐入人心,年广州的节地生态安葬率(含骨灰楼格位寄存、撒海等)已经达到了83%。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90年代至今,已有至少20万人安眠在波涛与海风之中,也有越来越多人选择“就让大海带走我的哀愁和骨灰罐”。
安葬时没有墓碑,悼念时没有纸钱,站在传统丧葬观念的对立面,海葬是如何取代“入土为安”的,成为现代人对R.I.P的全新想象的?
1
由海盗演变而来的“骨灰撒海”仪式
“骨灰撒海”,也就是海葬,是一种西方传来的葬礼。
海葬最早起源于北欧海盗,以小船承载逝者,挂上风帆,在天地、白云与海鸟的伴随下,漂向茫茫大海,是海上最古老而哀痛的仪式。
后来逐渐被军队引用,以前如果船上有人去世,没有条件带回陆地安葬,就会在海上举行海葬仪式。
(图片来源于
京呈)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的海葬仪式是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葬礼。
在50年代,多数中国人依然沿用传统的尸体下葬方式,但是坟墓要占用土地,棺材要消耗木材,传统土葬葬礼还容易花费大量钱财、宣扬封建迷信。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提倡火葬这种节俭土地和财力物力的新型丧葬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那一代的国家领导人以身作则,比如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早在年就签署了“火化倡议书”,周恩来生前还留下遗嘱,自己死后要火化,而且不保留骨灰,要把骨灰撒向祖国的山山水水。
二十年后,年1月16日的晚上,搭载着总理骨灰的安-2飞机,分别在北京上空、北京的密云水库、天津的海河和山东滨州的黄河入海口这四处上空撒掉了周恩来总理的全部骨灰。
从此,海葬就正式成为了中国殡葬仪式的一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周总理撒骨灰的地点是经过研究选择的,普通人想要海葬也要讲究地点,不能想撒哪撒哪。
不然一把撒到沿海人家的养殖基地里,不仅招人嫌弃,还可能违法,要面临被拘留和罚款的处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海葬的地点首先就要远离港口和渔民的活动区,其次不能离岸太近,不能让洋流把骨灰再冲回沙滩上。
很多地方早在90年代就成立了“骨灰撒海”办公室,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海葬规范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京民政局第一次组织撒海活动是在年,那时参与撒海的基本都是党员或者知识分子,由于北京没有海,都是统一拉到天津塘沽举行仪式。
如今北京的海葬服务分为两种,公益海撒和有偿海撒,公益海撒就需要等凑够一船人,集体举行葬礼,而有偿海撒是一家一办理,一般预约成功后3天内即可举行。
虽然首都的海撒服务已经预约到了3年后,但是人家说了,在等待期间的骨灰寄存服务免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的海葬仪式,也不像大家想象的在船上就直接“把骨灰给扬了”,而是像传统葬礼一样庄严肃穆。
大连的海葬始于年,经过多年的演变,现在采用的是将骨灰装在海泥与陶土制成的可降解骨灰罐里,伴随家属撒下的花瓣、千纸鹤和五谷,一个个缓缓被放入海中。
等骨灰罐溶解在海水中,逝者的骨灰便也随波而去了。
骨灰罐都放完后,游轮驾驶员会让船围着这片水域绕行一周,让家属们能再跟亲人告一次别、鞠一次躬。
(图片来源于
箭厂)
结合羊城晚报、光明网、中新网等多家新闻媒体的数据统计,这几年来,各个城市的海葬人数是越来越多了。
自年到年,北京累计播撒骨灰2.1万多份,仅年一年就有将近份骨灰与海浪相伴;
据说广州海葬服务是限额的,每年还需要抢名额,自年首次组织骨灰撒海活动,截止到年,已有2.4万多位逝者通过海洋获得安宁;
深圳从年开始,举办了45次海葬仪式,3.7万多份骨灰于海里长眠;
汕头自年至今,累计海葬骨灰超过了12万份……
从何时起,人们不再执着于入土为安了?
2
“墓地中的CBD,给你帝王般的待遇”
“我们这里是高尚社区,上风上水,地下CBD、人生后花园,按均价仅售人民币三万元整,值得一生典藏。”
13年前的徐峥在电影《疯狂的赛车》里,像卖豪宅一样推销高价墓地的画面,正在成为现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年海葬的流行,很难说跟墓地的价格没有关系。
有些时候,骨灰撒海是一种迫不得已,因为有些人已经把别人的“孝顺”当作了自己的敛财工具。
今年4月,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了一起“天价墓地”的新闻,昆明一墓园居然联合银行推出了一种“墓地按揭贷”,最高能贷20万——“活着还房贷,死了还墓贷”。
目前昆明墓地的平均价在3万左右,但年昆明的平均房价也才1.5万/平。
(图片来源于
七环)
近年来,北京墓地价格的平均年涨幅都超过了10%,光是昌平一个区的陵园墓地价格就能差出好几倍。
比如昌平凤凰山陵园起价就是17万6,而天寿陵园里一块1平方米的墓地是35.68万,到了德凌公墓,一块2平米的墓地参考价是68万。
而北京市的平均年薪,也才8万2,不吃不喝干两年都买不起一块便宜墓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比如寸土寸金的香港,连人都住不起好房子,更别提“鬼”了。
在香港,无论哪种墓地,每平米都是10万块起价,比房子都贵,而且购买墓地还需要先提交申请,然后等待月中的随机摇号,也就是说你能不能入土为安,还得看运气。
墓地中的CBD,确实能给你帝王般的待遇,活着的时候就得开始攒钱修墓,一边还长辈的墓地贷,一边攒自己的墓地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墓地殡葬行业的暴利,一方面是由于国家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城市里的墓地资源完全赶不上下葬人数的急剧增加。
另一方面,“孝字当先”“入土为安”等中国传统观念,也成了墓地和葬礼费用涨价的筹码。
守灵狮、香炉、花圈等葬礼用品、器具,再加上礼仪费、安葬费、安葬车等等,当年传统土葬的劳民伤财的那一套,又一比一复刻到了火葬上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殡葬服务商倒是赚了个盆满钵满,根据中国最大的殡葬服务提供商福寿园的财报,这一行的毛利率在年以前能达到80%,是房地产最高毛利率水平的两倍。
为了整治殡葬行业的乱象,今年两会,就有人大代表提出一方面取消经营性公墓,推广公益性公墓;
(图片来源于
中国新闻周刊)
另一方面就是开展移风易俗的殡葬改革,推广海葬、花葬、树葬这些节约土地和人力财力的生态葬、自然葬,让逝者死得其所,也让生者的钱花得其所。
这些年来,很多城市为了推广生态葬,做出了很多努力,比较普遍的一种推广手段就是补助。
比如河南郑州,自年4月起,官方对采取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的,每具骨灰给予丧属元补助,年又将标准提高至每具骨灰元,实现了基本殡葬服务项目免费全覆盖,解决了部分民众家人去世却“葬不起”的难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在年,北京生态葬就已占全年总安葬量的44%,按照计划去年这个数字就应该达到了50%。
当然,像海葬或树葬、花葬这样的自然葬、生态葬的殡葬方式,能被广泛接受,绝对不仅因为钱的缘故,更多是因为人们的“悼念观”也在慢慢更新。
3
传统的祭奠方式后继有人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丧葬是一件大事。
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讲究葬礼的各种规矩、祭祀的各种传统,安的不仅是亡者的魂,更是生者的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得益于国家多年来破除封建迷信的努力,现在很少有人是打心眼里真的信阴曹地府,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恶性社会新闻了。
那些风水极佳的墓地、在十字路口烧的纸钱,更多是一种传统,代表活着的人对逝去亲人的记挂。
但每年清明前后,因为上坟烧纸引发的火灾不计其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媒体报道,去年的清明节,吉林长春刮着五六级西北风,一小区附近依然有居民烧纸祭祀,结果可能是风把火苗吹起来了,导致了一场火灾的发生。
从网友的视频中,能看出火势猛烈,疑似有一辆私家车被引燃,受损严重,所幸并无人员伤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可惜的是由烧纸引发的森林火灾,近年来我国35%的森林草原火灾都集中在4月份。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曾做过统计,上坟烧纸、燃放鞭炮烟花等祭祀用火不慎,造成森林起火占比近三成。
(图片来源于
南方都市报)
为了减少火灾隐患,也为了让思念亲人的情绪有办法纾解,很多地方一边推广生态葬服务,一边推广绿色祭扫服务。
有这些危险案例在前,政府的管控条例在后,再加上这些年,国家大力宣传绿色环保的理念,民众普遍都有保护自然环境、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的概念,对新的祭奠方式的接受就顺理成章了。
(图片来源于
青岛新闻网)
尤其是年轻人,中国青年报曾对95后群体进行过随机采访,从他们的发言中,能明显看出“死亡观”和“悼念观”的变化。
在这些年轻人中,有希望海葬的,有希望遗体捐献的,有不想让亲人朋友太过伤心所以不办葬礼的。
“捐了器官,剩下的不要占用公共空间,最好烧成一把灰扔海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的葬礼上不要放哀乐,哀乐好难听啊,最好能放些我喜欢的歌。”
“用骨灰种一朵花,继续陪着家人。”
“活着的人,记得你的自然会记得,没有必要非得去墓碑上悼念。”
4
骨灰和思念可以解绑了
其实现在的葬礼选择,基本上就是骨灰如何处理,以及亲人如何祭奠的问题。
海葬等生态葬方式不能被广泛接受,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墓碑、墓地这样具体的念想,让活着的人无处寄托哀思,感情上无法接受。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让去世的父母随着海浪周游世界,接受清明寒食,一边在海边撒花,一边跟逝去的家人聊天,接受“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思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一定要有一个实体物,那么还可以选择树葬、花葬,这些节地葬就是用可降解容器把骨灰埋入土中,不立碑而是植树种花。
这样的公益性生态墓园,并非传统公墓一样,都是一排排灰黑色的墓碑,而是像公园一样树影婆娑。
如果想亲人了,就去树荫下坐一坐。
(图片来源于
中新网)
在上海,还有一个殡葬项目叫骨灰宝石,就是将一部分亲人的骨灰制成宝石。
一些选择花葬或海葬,不留坟墓的家庭,就会保留一颗骨灰宝石作为纪念的载体。
(图片来源于
有福网)
在广州,有一种祭扫方式叫“天堂信箱”,人们可以把想说的话以写信的方式寄到这里。
在“天堂信箱”开通的14年里,每年都能收到数千份寄语信件。
(图片来源于
羊城派)
在北京,不留墓碑的海葬家庭,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公祭活动,在高耸的生态葬纪念碑前,一起放飞余和平鸽,为逝者祈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丧葬的方式很多,祭祀祖先、哀思故亲的方式也很多,烧纸祭祀、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植树缅怀都是一种与逝者沟通的方式。
因为大家都明白,不管是入土也好、入海也好,也不管亲人是成了地府里的大富翁,还是一朵海上的浪花,只要内心有牵挂,故人就一直在身边。
参考资料:
天价墓地频现,谁是“墓”后推手?
颐和园路上,有个骨灰撒海办公室
他们把亲人的骨灰,洒进了大海里
节地生态安葬率超60%